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各保險機構,各地方金融組織,各銀行保險社團,常州市地方金融行業協會,常州市資本市場協會: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常州深入推進“532”發展戰略、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沖刺“GDP萬億之城”的決勝之年。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設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金融在支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助力打造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支持產業鏈集群建設
(一)加大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金融資源投入。聚焦新能源產業“發、儲、送、用”生態閉環、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綠色發展以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生態系統,推動金融資源傾斜投入。運用重大項目金融服務機制,加大銀團貸款和項目貸款投放,全力支持新能源產業基地和園區新建、擴建、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促進新能源企業集聚發展。
(二)支持產業體系建設 。圍繞龍頭企業多樣化金融需求提出一攬子服務解決方案,支持發揮產業鏈領軍作用,助力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固鏈”。支持新能源產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豐富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等產品和服務供給,努力提升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占比。組織金融機構結合產業鏈特點開展專項行動,“一鏈一策”提供金融支持舉措,持續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度和可得性。
(三)加強供應鏈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深化與新能源企業的業務合作,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與應用,拓展融資渠道,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融資和結算服務。鼓勵金融機構與新能源產業龍頭企業合作創新供應鏈金融平臺,有效解決鏈屬上下游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引導商業保理公司加強與新能源產業龍頭企業的合作,共同構建供應鏈金融生態體系,創新運用多種融資方式,為鏈屬上下游企業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二、助力產業科技創新
(四)完善服務體系。鼓勵銀行機構在新能源科技企業富集地區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或科技支行,適當下放授信審批和產品創新權限。鼓勵保險機構設立科技金融專營部門,探索構建科技保險共保體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專業人才培育,組建專業化科技金融團隊,提高新能源科技領域行業研究能力。
(五)創新金融產品。鼓勵銀行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與外部投資機構深化合作,探索“商行+投行”“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新模式,提供創業融資輔導等金融服務。根據新能源企業科技研發、技術改造、訂單合同期限等生產經營情況,合理匹配貸款品種和期限,對技術研發、改造等項目給予中長期貸款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提供專利權、商標專用權、著作權等無形資產組合融資,在貼息政策支持下加大對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貸款投放力度。深化“科創積分貸”試點,完善企業科技創新積分評價成果運用,滿足新能源科創企業融資需求。
(六)加大保險保障。積極研究重大創新平臺風險特點,提供綜合性保險保障方案。支持開發推廣新能源技術裝備首臺(套)保險和新材料首批次保險、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證保險、專利被侵權損失保險等特色科技保險產品,保障新能源企業科技創新能動性。大力發展環境污染責任險等綠色保險業務,持續推動綠色保險產品和服務標準化工作。
三、服務產業人才引進
(七)服務高端人才引進。推動金融機構用足用好省、市人才金融相關支持政策,助力“龍城英才計劃”新能源專項,支持新能源產業科研人員、科技企業家、“雙創”等重點群體的引入。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特色金融產品,為“人才庫”內人才及人才企業提供住房安居、教育培訓、健康養老等系列金融服務,為常州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和高質量推進科教人才強市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八)助力技術工人集聚。積極向符合條件的新就業人員、大學畢業生等特定群體發放新市民專屬銀行卡,針對產業職工在進城、落戶過渡階段的差異化金融需求,合理提供消費信貸產品。鼓勵銀行機構為新市民合理確定首套住房首付款比例、貸款利率,支持人才公寓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幫助產業工人留常安居。鼓勵保險機構探索新市民專屬保險產品,為來常工作人員提供充分的人身保障。
四、支持產業應用場景建設
(九)服務新能源開發利用。針對全市綠色能源示范工程加大金融資源投放,支持在工業園區、服務業集聚區和美麗鄉村建設中加強新能源推廣和應用。積極運用“環保貸”、碳減排支持工具、“蘇碳融”產品等政策優惠,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支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項目和各類新能源與儲能融合發展項目發展。
(十)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創新產品體系,支持擴大縣域地區汽車消費市場,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消費信貸的支持力度。在依法合規前提下積極支持城市更新項目,助力老舊小區充換電設施改造,提升充電設施“見樁率”。加大對城市新能源停車設施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探索提供基于停車設施產權和使用權的抵押融資、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鼓勵保險機構健全價格形成機制,探索新能源汽車保險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融合發展,提升新能源汽車保險保障水平。
五、豐富產業融資渠道
(十一)進一步壯大新能源上市梯隊。深入實施龍騰行動計劃,積極落實新能源產業鏈股改上市獎勵政策。強化上市培訓輔導,實施企業上市梯度培育,加強分類指導,整合資源為擬上市企業賦能。完善企業上市協調機制,加大協調力度,切實解決上市前有關問題。
(十二)積極發展直接融資工具。指導金融機構做好新能源企業綠色債券需求摸排和項目儲備工作,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企業債、公司債、債務融資工具、資產支持證券等業務。支持轄內法人銀行機構發行綠色金融債、“碳中和”金融債等,多渠道補充資金,增強綠色金融服務能力。
(十三)做好跨境金融服務。支持銀行機構為新能源企業提供跨境結算、結售匯、貿易融資、信用增進、匯率風險管理、涉外賬戶服務、跨境資金歸集和管理、海外信息咨詢、海外參展服務等多種需求。大力推動新能源企業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支持將符合條件的新能源領域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納入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范圍。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助力新能源光伏、新能源動力電池等重點優勢產業貿易出口。
(十四)吸引長期資本。招引新能源賽道領域頭部機構在常設立股權投資基金,聚焦新能源主導產業引進優質項目。在符合保險資金運用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前提下,鼓勵保險機構為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低成本穩定資金來源。充分發揮政府產業基金作用,推動新能源產業頭部機構設立金融租賃基金、并購基金,打造“新能源之都產業基金聯盟”。
(十五)積極發揮地方金融組織作用。鼓勵融資租賃公司采用直租和回租相結合的方式,為新能源企業提供設備融資租賃服務,促進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改造。在政府性融資擔?;鹬С窒?,創新“政銀擔”“政銀保擔”等多種融資服務模式,合理設計風險分擔比例和風險緩釋機制,降低新能源產業鏈上中小微企業融資門檻。運用地方性金融數據及征信服務基礎設施,深度挖掘新能源產業企業信用信息,推動金融機構合規有序使用相關數據信息,不斷豐富信貸審批決策依據。
六、強化工作保障
(十六)強化統籌協調。各部門加強政策聯動、數據共享和工作互通,建立金融業服務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動機制。強化金融對接,開展“服務新能源,金融零距離”金融系統大走訪大調研活動,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
(十七)強化統計監測。按照“發、儲、送、用”四個細分產業,專設新能源產業授信和貸款統計口徑,監測分析表內外信貸情況。探索建立新能源產業景氣指數跟蹤監測機制,根據指數變化和授信風險監測結果,前瞻性指導金融機構優化金融服務,加強風險防控。
(十八)強化信息共享。邀請相關部門專家和新能源產業領軍企業家加強對新能源產業知識和政策的宣講,及時傳導新能源產業發展最新動態,提升金融支持新能源產業精準性、有效性。
(十九)強化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全媒體作用,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宣傳金融支持新能源產業成果。收集金融服務新能源產業特色做法和優秀案例,并適時向全行業推廣。積極向上級金融機構、域外金融機構推介常州新能源產業項目,為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設爭取更多優質金融資源。
公開屬性:主動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